
发布日期:2025-04-28 22:11 点击次数:140
说到民国时期的宋氏家族证券配资线上,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宋霭龄、宋庆龄以及宋美龄这宋氏三姐妹,而宋家另一子宋子文往往会被忽略。
事实上宋子文对于当时的局势有着重要的影响。他曾经担任财务部长,也是蒋介石的财神爷,
可是两个人之间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蒋介石更是曾经掌掴自己的大舅哥,那么在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宋家公子出山
宋子文出生在上海,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他到美国留学,拿到了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当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海归高材生。
在孙中山去世之后,蒋介石就和宋霭龄联手,宋霭龄说服妹妹宋美龄嫁给蒋介石,而蒋介石则将目标放到了宋子文的身上。蒋介石当时为了拉拢他,抛出了国民政府财务部部长这样的肥差,可是宋子文却不为所动。
展开剩余94%他很清楚蒋介石这样做,看重的是宋家的背景和财富,而不是真的认可自己的能力。
同时作为一名基督徒,他崇尚的是一夫一妻制,可是蒋介石却在已经有一妻两妾的情况下,还向宋美龄求婚,这让他很难接受。
另外在他刚刚回国的时候,是二姐宋庆龄提供了很多的帮助。
而在孙中山去世之后,面对蒋介石的做法,宋庆龄公开表示会坚持孙中山的共产主义信仰,还否定了自己大姐的做法,
这也让宋子文感到两难,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站在哪一边。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宋霭龄的一个举动让宋子文最终做出了选择。
宋霭龄在得知宋庆龄的做法之后非常生气,甚至想要暗杀她。
宋子文在得知这件事之后非常害怕,他通知宋庆龄要小心,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也被盯上了。在他的身边出现了很多密探,那时候宋子文每天都在法租界内活动,生怕自己被蒋介石逮捕。
在这种情况下,宋子文不得不选择低头,
他找到了代替宋庆龄来到上海接自己的记者希恩,告诉对方自己不喜欢革命,也不相信革命,表面上他成为了蒋介石的人。
不过宋子文很清楚自己没有得到蒋介石真正的信任,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已经不再考虑革命,心里想的只有钞票。
虽然看起来宋子文加入蒋介石的阵营是因为受到了胁迫,自身的安全也遭到了威胁。可事实上就算蒋介石没有派人暗中盯梢,他也会拒绝宋庆龄的邀请。因为在宋子文看来,利益是最重要的,他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最看重的也是其背后的利润。
他选择蒋介石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看中了蒋介石的上升速度,他意识到依靠蒋介石,自己可以捞到更多的好处,不
过他没想到的是,财务部部长这个位置坐的没有那么顺利,这个选择为他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四次辞职
自从1928年宋子文出任南京政府的财政部部长之后,他陆陆续续有过4次辞职的经历,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职位上的他并不轻松。
在他成为财政部部长一年之后,也就是1929年,宋子文就第一次提出了辞职。
在当年的8月1日,国民党军政要员在南京召开第二次编遣会议,在这之前的计划是在会议上将军队缩减到60万人,可是在开会期间却将这个数字提升到了80万,因为在当时各个派系都不愿意缩减自己手中的兵力。
而宋子文一直都很希望可以缩减军队的规模,否则高昂的军费会导致预算难以实行,政府的财政也会变得很困难。见到这次缩减军队失败,他主动提出了辞职。不过因为他之前曾经为政府筹措了很多军费,这次辞职并没有被批准。
事实上他这次并不是真的想要辞职,只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来向各个派系施压,所以很快他就官复原职了。
时间过了两年,在1931年的12月20日,宋子文再次提出了辞职,不过这次和上一次,他是真心想要辞职。
这其实也是他想要配合蒋介石下野。
那时候国民党分裂成南京和广州两个政府,而在九一八事变之后,虽然国民党南京政府和广州政府同意改组南京政府,可必须要蒋介石下野,在蒋介石下野之后,宋子文也立刻递交了辞呈。
在这次辞职之后,国民政府找到了孙科和黄海梁做宋子文的继任者,不过他们能力不足,在
1932年1月30日,宋子文就又被请回来担任财政部部长,没过多久蒋介石也重掌大权。
虽然两个人重新开始合作,不过两个人在很多事情上都存在分歧,这也为之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时间来到1932年,当时蒋介石对待抗日的态度是攘外必先安内,
在他看来共产党是比日军更加危险的敌人。
为了对付共产党,蒋介石花费了大量的军费,同时开展了大规模的剿共行动,这个做法遭到了宋子文的反对,他认为抗日才更重要。见到蒋介石铁了心要剿共,宋子文决定隐退,来改变蒋介石的态度。
在他辞职后三天,蒋介石和其他国民党的要员经过协商,决定请宋子文复任,虽然宋子文多次表示拒绝,可最终还是选择妥协。
这也是因为这次宋子文并非真的想要辞职,而且后来军费也只是从1300万提升到1500万,而非蒋介石最初要求的1800万,蒋介石做出的让步也是宋子文回归的重要原因。
虽然宋子文做了很多年的财政部长,可是做着做着,他就发现这和自己之前的想象有很大的出入。最初他觉得财政部长是一个闲职,油水也会很大,
可他后来发现国民政府的财政经常入不敷出,自己完全没有捞好处的机会,甚至有些时候还要自己想办法填补亏空,
这让他开始萌生退意。
分道扬镳
虽然宋子文已经意识到做财政部长这个位子没法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自己也得不到回报,不过因为当时宋霭龄和蒋介石站在一边,自己和蒋介石也属于同一战线,他始终无法下定决心辞职,只好坚持下去。
不过在和蒋介石的合作中,他发现自己和蒋介石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
首先是政见上的分歧,蒋介石坚持剿共的做法让宋子文非常的不满,他始终觉得应该把抗日放在第一位。
后来蒋介石在汪精卫的影响下,决定进一步向日本寻求妥协,这让他更加难以接受。
在他辞职之前,就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反对国民政府同日本暧昧,这也让他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已经达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
不过最终让他铁了心辞职的,还是当时愈发膨胀的军费。担任财政部长期间,宋子文就注意到在国民政府的财政预算之中,军费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也是导致国民政府财政紧张的主要原因。
他经过了解之后发现,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蒋介石的纵容,
导致军官们利用各种手段来增加军费的开支,当时很多人都会虚报部队的人数来拿到更多的军饷,
而这只是最小儿科的一种手段罢了。
宋子文也曾经多次向蒋介石反映这个问题,可是蒋介石只是口头上答应,却从来没有采取实际行动,这让宋子文非常头疼。
到了1933年,军费问题终于让两个人彻底分道扬镳。在当时蒋介石每次进行大规模的围剿,军费都会很紧张,这个时候只能依赖宋子文出钱,为了凑足军费,宋子文在那段时间前后发行了两次国债。
不过蒋介石觉得宋子文凑的钱还是不够,于是他趁着宋子文到美国参加国际经济会议的空当,让孔祥熙加印了大量的钞票,这样一来虽然解决了军费的问题,可是财政危机却变得更加严重,国库的赤字也大幅上升。
回国之后的宋子文看着眼前的烂摊子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来到蒋介石的办公室讨说法。他气冲冲地质问蒋介石,为什么不能让手下的那些军官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但他等到的不是蒋介石的解释,而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宋子文离开办公室之后,气愤地表示做财务部部长和做蒋介石的一条狗没有什么分别。
在这件事之后,两人已经彻底决裂,
不过宋子文还是要先解决掉蒋介石留下的麻烦才可以脱身。他发现因为之前多次提出要削减军费,自己已经惹火了多位军官,他知道想让这些军官把之前吞掉的钱再吐出来是不现实的,他又不愿意自己掏腰包,事情非常棘手。
最终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用自己的信誉做担保发行了一种债券,保证之后绝对会让购买债券的人本金翻倍。这样一来,上海的很多商人和银行家纷纷购入这种债券,国民政府的财政危机也得到了缓解。
不过宋子文很清楚,
国民政府虽然看起来很美好,可是其内部已经腐朽不堪。
虽然宋子文得到了晋升,在担任财政部部长的同时兼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可是他却选择辞职,和蒋介石分道扬镳。
西安事变的调停人
宋子文辞职之后,就不再为蒋介石做事,不过蒋介石毕竟是他的妹夫,因此当蒋介石遇到麻烦的时候,他也不能袖手旁观。而在西安事变之中,宋子文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是他的调停保住了蒋介石的性命,否则历史的进程很可能会改写。
西安事变爆发之后,国内乃至全世界都被震惊。国内舆论都在讨论此事,可是国民党中央的众人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没人愿意出面。可是宋子文很清楚这件事不能拖下去,他提出要尽快找到方法,在短期内解决这次危机,他也毛遂自荐去西安进行调停。
宋子文主动提出前往西安调停。一方面是因为他和蒋介石有一层亲戚关系,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和张学良有着很好的私交,张学良也很信任他,很多事情都可以和他推心置腹。
当时宋子文在提到西安事变的时候,并没有使用国民党官方使用的“叛国”以及“劫持”等字眼,而是提到了自己和张学良之间的友谊。这就是在为后续的调停做准备,与此同时张学良也很期待宋子文的到来,在他看来,宋子文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解决这次危机的最佳人员。
在宋子文的努力之下,蒋介石的性命得以保全,之后也顺利回到了南京,同时开始了国共合作。他原本以为这件事已经尘埃落定,可是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就是张学良被软禁了起来。
根据宋子文日记上的记载,西安事变期间蒋介石和宋美龄并没有在张学良提出的条件上签字,当时他们全部是以口头方式达成了释放蒋介石的协议。在西安期间,蒋介石始终拒绝签字,他以自己领袖人格保证,会遵守协议,张学良和宋子文都相信他不会违背当初做出的承诺。
在离开西安之前,他曾经对张学良和杨虎城说,两个人的做法属于叛变,可是自己会原谅他们。可是当蒋介石回到南京之后,他立刻换了一副嘴脸,他决定从重处罚两人,甚至想要枪毙张学良。这让宋子文非常生气,他表示如果蒋介石敢对张学良动手,自己就把蒋介石所有的事情公之于众。
最终迫于压力蒋介石特赦了张学良,可是却将他软禁了起来,直到蒋介石去世之前,张学良都没能得到自由。这件事也让宋子文感到非常愧疚,在他看来是自己没有实现对张学良的承诺,后来他曾经表示,少帅是他唯一的负债。
大肆捞金
西安事变之后,宋子文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他也不想留在混乱的国内,于是趁着《财富》主编邀请他做专访的机会逃到了美国华盛顿。不过他在那边没有呆多久,很快他就在蒋介石和宋霭龄的双重压力之下回到了国内。
这次他的态度非常坚决,
无论如何他都不愿意再为国民政府工作,最终他答应做蒋介石的私人金融家。
就这样宋子文成为了中国银行董事会的主席,随后他还把自己的两个弟弟也拉进了银行系统,让宋子良进入董事会,宋子安则做了总经理。
宋子文对自己的新工作非常满意,因为这次他终于有机会赚到大把的钞票了,慢慢他掌握了大量的股票、债券还有国际贷款,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的财富也在暴涨。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发财的好机会又来到了他的面前。
蒋介石找到宋子文,让他到美国说服对方支持国民党抗日,最好可以从美国那里得到一些物资的支持
。宋子文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他来到华盛顿之后立刻开始游说,并放出美国总统要帮助中国抗日的消息,最终成功拿到5000万美金的贷款。
在罗斯福的支持下,抗日资源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宋子文也开始了行动。他先是安排宋子良担任西南运输处的主任,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运输物资管理机构,援华物资也都需要从这里经过。随后他提出要维护中国人民的尊严,要求援助的物资要由中国人来管理。
就这样在他的运作下,美国的援华物资来到中国之后,立刻就进入了黑市,对外宋子文会编造诸如仓库失火,或者货物在运输中失踪等理由。随着美国援华物资持续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钱流入了宋子文的腰包,在1944年的时候他的存款就已经超过了千万。
不过他的做法引起了宋霭龄和宋美龄的注意,她们谴责了宋子文的做法,不过她们其实只是眼红宋子文获得巨大利益。她们最主要的目的是从宋子文手中分一杯羹,宋美龄更是直接定下机票,准备到美国和罗斯福谈判。
宋子文很清楚要赚到更多的钱,和罗斯福谈判的只能是自己,他也告诫宋美龄美国是自己的地盘,不要妄想从抗日物资里捞钱。可是随着罗斯福退位,宋子文的好日子也到头了,继任者杜鲁门一眼就看穿了宋子文的小算盘,他直接拒绝了宋子文提出的援助请求。
后来美国更是曝光了国民政府的丑闻,指责国民党政府内部人士利用美国提供的贷款大发横财。这件事出乎了宋子文的预料,他没想到美国竟然把这件事公之于众。
这也让蒋介石很生气,其实他知道宋子文之前利用职务的便利敛财,但是他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事情被美国曝光之后,性质变得完全不同,这影响到了他的国际形象,也损害了他在国内的威信。
事到如今蒋介石也不想再帮宋子文遮掩,直接让宋子文辞职,这也是保全宋子文的颜面。从这之后,宋子文不再在国民政府中任职,而在他辞职之后,国库中的9亿美元现金还有600万盎司黄金有将近一半突然失踪。这个数字虽然可能存在夸大,不过宋子文的手脚绝对不干净。
宋子文虽然和蒋介石不和,两人之间也有很多的矛盾,不过这丝毫没有妨碍他借助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敛财。这些也被民众看在眼里,所以当他离开国民政府之后,很多报纸都发表文章对他进行批判。不过这已经和宋子文没有关系了,因为他早早就将自己的财产都转移到了国外,过上了舒服的日子。
到了美国的他把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教育上,再就是接济一下张学良。可这样惬意的生活却因为一块鸡骨头戛然而止,1971年4月25日,他在吃饭的时候被鸡骨头卡住了喉咙,后面又摔倒导致窒息,结果还没到医院便离世了。
当时中美外交正在解冻,尼克斯也希望借着宋子文离世的机会,将宋家三姐妹接到美国团聚,于是他邀请她们参加宋子文的葬礼。可是三姐妹却无一人到场,宋霭龄年事已高,也不想再卷入政治漩涡,而宋庆龄没能租到去美国的包机只得作罢。
宋美龄在得知宋子文去世之后,背着蒋介石从台湾飞到了夏威夷,准备转机飞往美国。可是她到了夏威夷之后,蒋介石便得知了此事,他不希望宋美龄此行为中美建交提供助力,于是要求宋美龄返回台湾,无奈之下宋美龄也放弃了参加葬礼的念头。最终除了宋二公子之外证券配资线上,只有他的几个朋友出席了他的葬礼,一代风云人物最终落得这个下场,也让人不禁为之唏嘘。
发布于:天津市Powered by 联华证券_真实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网站_专业互联网配资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